一位来访者的自述

人生的道路说长也长,说远也远,未来有许多未知的等待我们去发现。但是时光匆匆,一切穿梭如白驹过隙,转瞬而逝。每天生命都上演着悲欢离合,喜怒哀乐,我们都想幸福快乐的活在这个世界上,但是幸福和快乐又似乎的那么遥远而不可触摸,我们为什么过的那么艰辛,为什么我们有那么多的烦恼,这一切是什么在默默的导演着一切呢?

有人说,刚开始我们想改变世界,发现不行,我们想改变别人,发现还不行,最后我们觉得只有去改变自己,自己改变了,别人也变了,世界也变了,自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,只有自己改变了,一切才会变得更好。经过我的来访者小Z同意,我将她的自述分享出来。看别人的故事,你或许会看到自己的影子,感悟自己的人生。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家庭,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过的更好。

从我记事开始,姐姐就喜欢指点我做事,做得不好或者做错就打我,我受了委屈只有躲到一边,藏起来,等到晚上父亲回来了,父亲就会找我,问我吃饭没有,怎么不开心了。他会哄我,给我一点钱买好吃的,我就开心了。所以,我很喜欢父亲,他很疼我,我也只有在他身上找到了安全感,因为我每次做错了事,姐姐都会又骂又打的,所以我很害怕,每做一件事我都小心翼翼,打起12分精神去做,不敢有出错。

刚开始读书,我的成绩一直比不上隔壁那个女孩,我还比她大,但是我们在同一个班,每次考试她都在班的前三名,我就十几名。父母会说,你看看人家这么聪明,你看你拿的是什么成绩。他们越说我,我越自卑,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家,我很努力去学习,但是我永远落在她后面。五年级,大伯做了我们班级的语文老师,他老爱提问题让我答,我语文是最差的一课,我理解不了答不上他的问题,他当众说我问非所答,还罚我站在讲台前面,让当面出丑,那时候我就开始讨厌他,之后上每一节语文课我都是心惊胆颤的。在我之后的读书生涯,遇到自己不懂的要提问的问题都会害怕,甚至让我上台做题我都非常紧张,全身都在发抖,自信心一直都没有,在班上我也一直都是不吭声不说话,就好像个透明人。父母知道我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,慢慢地对我也不那么关心了,我也就一直自己藏着事情了。到了高中, 因为自己的不自信,自己考了班级第一,我也不相信这个结果,觉得是自己幸运。所以,我不想自己一下就跌到谷底,自己给自己压力,自己逼自己努力。在这情况下,我的成绩一直居于前列,老师对我很好,也慢慢地有点自信了。但是,还是会害怕自己的成绩会掉下去,所以经常会不知所措,胡思乱想,担心这个担心那个,也很在意别人的眼光。

在生活中,我很喜欢漂亮的东西,别 人有漂亮的衣服我也想要,能穿裙子我也想穿,看到自己的父母喜欢拿隔壁的女孩成绩和我比,我既妒忌又不甘心,每次都想超越她,但是自己永远都在她的背后。后来大家也分开了,那种的不甘从她身上转到另外一个人,一些其他的事去了,看到别人都好,自己都想去争,觉得自己也能这么好。像现在,有个女性朋友,我们认识她的人都喜欢她,看到她的朋友圈动态,自己也想去模仿,会不知觉的也想有这样的装扮,好像失去了自我。跟朋友相处,我是一个没有主见的人,非常随众 ,就算他们想去的地方有时候我根本不想去,感觉很别扭。

我不是个主动的人,都是别人主动找我我才会搭理人家的,我不会开玩笑,基本上别人说的问题,问的问题我都很认真回答,也很容易当真。为了能够有朋友, 不想她们不要我做朋友,他们要我帮忙做的事,我都会一口答应,其实自己不想做的,觉得很为难的,但是我最后还是做了。

感情上,我是个很重视感情的人,一个人对我好,我就很容易喜欢上他了,温柔一点对我说,我也很喜欢,也迷恋,很想一直得到这样的对待,很渴望自己能够得到这些,但是看到他对其他人这般好,自己就很难受,不开心,不甘心。但是我们相处挺好的,他突然有一天凶我了,我就再也不想理他了,但是当他又那般温柔跟我聊天,我又跟他能够好好相处,我喜欢那种感觉。我想在一个很温馨和睦的家里生活,这是我一直渴望的,彼此之间不会吵架,可以为了一件小事全家哈哈大笑。

和朋友相处,我不想做个陪衬,我想做回自己,大家在一起可以轻松自在,彼此欣赏。我想自己能好好完成一个个目标,不再去猜测别人的心思。我渴望爱情,我想有人宠我爱我, 但是很害怕尝到甜头又会失去,就算一些亲密的动作都会让我紧张。 其实,我自己很想正常去看待这一切,但就是不能够做到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南若供稿,本文不代表风险库立场。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。

(2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上一篇 06/02/2020 16:53
下一篇 06/15/2020 17:47

相关推荐

  • 预防孩子沉迷游戏的有效措施

    1、有效沟通 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,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,及时发现孩子沉迷游戏的症状,并尽早给予纠正。 2、丰富课外活动 引导孩子把空闲时间用在更有益的活动上,如运动、阅读等。孩子…

    10/15/2022
  • 不确定性事件增多,敬畏“无常”破除虚妄

    接受无常,敬畏无常。内心才容易安定坦然,不管未来如何演变,良好的实践本身是人生意义所在。

    04/14/2020
  • 心理学视角下的觉察、静观与对话

    在人生的旅途中,我们时常感到迷茫与困惑,读了很多书,却仍难以驾驭生活的波澜。这背后的深层原因,或许是因为我们内在的心理结构与情感体验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。在心理学的视角下,觉察、静…

    03/25/2024
  • 杨坤鄙视《惊雷》引发雅俗相争

    因为人的习性不同,喜好不同,认知不同,就算出现了相同的机缘,也会有不一样的选择。

    04/13/2020
  • 心理咨询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钥匙

    有句老话,“王婆卖瓜,自卖自夸”,形象地描绘了自我推销的情景,即个人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总是持正面评价。这一现象,若深入剖析,实则蕴含多层意味。首先,王婆的积极推销体现了其敬业精神,…

    08/28/2024
  • 化解压力:放下与担当的双重奏

    化解压力并非简单的放下或担当,而是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。因为压力是生活的常态,也是成长的催化剂。通过放下无关紧要的负担,我们可以为心灵减负;通过担当起责任,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实力和能力。

    04/08/2024
  • 教养风格:权威式、专注式或放任式

    鲍姆林德的养育风格理论将父母的养育方式分为三种主要类型:权威式、专制式和放任式。这些风格基于父母对孩子要求的程度(要求性)和对孩子需求的反应程度(响应性)。权威式结合高要求和高响应…

    06/08/2023
  • 知识的诅咒,为什么你辅导孩子这么难

    在听一堂网络课程时,我被讲师分享的一个见解吸引。他谈及自己曾萌生一个念头,想要编一套简约而高效的功法。其师父听到他介绍的这一创意,就做出积极回响。于是,经过师父一个月的潜心钻研,一…

    09/15/2024
  • 我的人生我作主,摆脱被异化

   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我们常常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与束缚,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着我们的行为与选择。这种“被异化”的现象,即个体逐渐丧失自主性,被外在因素过度影响乃至控制,已…

    10/08/2024
  • 心理咨询的艺术:在关系中寻找平衡

    尼采说“没有真相,只有诠释”,这话强调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总是受到个人视角、经验和价值观的影响。这种相对性在人际关系中尤为明显,因为每个人对同一关系的感受和解读都可能截然不同,犹如横看成岭侧成峰。

    03/16/20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