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征兆识别与地震逃生指引

天变见于星气日食,地变见于奇物震动。烨烨震电,不宁不令。百川沸腾,山冢碎崩。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地震是极其复杂的自然现象,很难准确预测,所以我们更应该了解地震征兆,学习地震逃生技巧。

地震,是地球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,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,期间会产生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。地震常常造成海啸、山体滑坡、房屋崩塌、地裂地陷等灾害,导致严重人员伤亡。据统计,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,每天发生上万次的地震,其中绝大多数不被人们感觉;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次;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。

地震记录

中国历史上,从夏朝开始就有地震的记载,最早见于《竹书纪年》,发生于公元前1831年的地震:“夏帝发七年(公元前1831年),泰山震”。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地震记录。此后,地震记载更为详尽,如《国语·周语》记载:“幽王二年,西周三川皆震……三川竭,岐山崩。”地震带来的伤痛记载在《诗经·小雅》:“烨烨震电,不宁不令。百川沸腾,山冢碎崩。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哀今之人,胡憯莫惩。”

地震征兆识别与地震逃生指引

地震带来的巨大伤害让人们难以淡忘,《汉书·五行志》专门分出一节记述地震灾异现象,例如其中记载:“惠帝二年(公元前193年)正月,地震陇西,压四百余家。”“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,河南以东四十九郡,北海琅邪坏祖宗庙城郭,杀六千余人。”此外还有北宋李昉等编撰的《太平御览》,记录地震45条;宋末明初马端临编撰的《文献通考》,记录地震268条。宋以后各地方修志盛行,其记录的地震对后来考证古地震的震中分布、震级和烈度分布等提供了重要证据。

地震征兆

地震是极其复杂的自然现象,很难做到准确预测,古人除了记录地震现象,还有地震预兆的经验总结:

天象变化,如《汉书》的《翼奉传》强调日食后必会发生地震,说“知日蚀地震之效昭然可明,犹巢居知风,穴处知雨”,并认为“天变见于星气日食,地变见于奇物震动”。

地发雷声,《旧唐书》中记载:“先是,秦州百姓闻州西北地下殷殷有声,俄而地震。”其他书籍也有类似记载:“有声自西北起,殷殷如雷,其声渐近”,“忽然地底如鸣大炮,继之以千百石炮……俨数十万军马飘沓而至”。

动物异常,《晋书》记载:晋穆帝永和十年正月丁卯,地震,声如雷,鸡雉皆鸣呴。《大唐开元占经》也有记载,如:鼠聚朝廷市衢中而鸣,地方屠裂。

天气异常,包括太白昼见、冰雹赤雪、云霠蔽天、淫雨水旱、季节反常、风霾等,如《宋史》:“河北降赤雪,河东地震五六年不止。”《明史》:“入夏以来,淫雨弥月。又京师去冬地震,今春风霾大作,白日无光。”地震征兆识别与地震逃生指引

有关地震征兆,《皇朝经世文四编》录有龚华民所归纳的“震兆六端”,以警示人们如遇此六兆,急宜趋避,以防不测之灾。这些征兆包括:1、井水本湛静无波,倏忽浑如墨汁,泥渣上浮,势必地震;2、池沼之水,风吹成毂,行藻交萦,无端泡沫上腾,若沸煎茶,使必地震;3、海面遇风,波浪高涌,奔腾萍溷,此为常情;若风日晴和,台飓不作,海水忽然浇起,汹涌异常,使必地震;4、夜半 晦黑,天忽开朗,光明照耀,无异日中,使必地震;5、天晴日暖,碧空清净,忽见黑云如缕,蜿如长蛇,横亘空际,久而不散,使必地震;6、时值盛夏,酷热蒸腾,挥汗如雨,蓦觉清凉如受冰雪,冷气袭人,肌为之粟,使必地震。

地震带

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:1、台湾及其附近海域;2、西南地区,主要是西藏、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;3、西北地区,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、青海、宁夏、天山南北麓;4、华北地区,主要在太行山两侧、汾渭河谷、阴山-燕山一带、山东中部和渤海湾;5、东南沿海的广东、福建等地。地震征兆识别与地震逃生指引其中台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,西藏、新疆、云南、四川、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-地中海地震带上,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。

地震逃生

地震发生时,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,以便运用平时了解的地震知识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。一般情况下,近震以上下颠簸开始,之后才左右摇摆;远震却少有上下颠簸感觉,而以左右摇摆为主。地震发生时是跑还是躲?多数专家认为,就近躲避,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,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。所谓就近躲避,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。

第一部分 室内逃生技巧

如没有条件迅速撤离到室外,则不要急着往外跑,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空间,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,这一点极为重要。

楼房:1、关闭正在使用的煤气灶。2、选择承重墙角地带,迅速蹲下,低头,并保护头部。3、尽量躲进小空间,如洗手间、储物室等相对安全空间。4、选择在支撑力大且自身稳固性好的物体旁躲避,如铁柜、立柜等旁边,但不要钻进去。5、注意避开墙体的薄弱部位,如门窗附近等。6、不要乘坐电梯,不要跟随人群向楼下拥挤逃生,不要盲目跳楼逃生。

平房:1、能跑就跑,跑不了就躲。2、如果正处于门边,可立刻跑到院子中间的空地上。3、如果来不及跑,就赶快躲进结实的桌子底下、床旁或蹲在紧挨墙根的坚固的家具旁。4、尽量利用身边物品保护头部,比如棉被等。地震征兆识别与地震逃生指引

第二部分 交通工具逃生技巧

汽车:1、司机应该将车驶离立交桥等危险地带,并逐渐刹车减速。2、乘客要抓住扶手、柱子、椅背等,保护头部。

地铁:1、如果坐在座椅上,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部。2、如果站着,要抓住扶手、柱子等。3、造成停电时,不要慌乱,要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有秩序地撤离,不要因为拥挤而造成踩踏事故。

火车:1、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或座席,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。2、面朝行车方向的人,要将胳膊靠在前座席的椅垫上,护住面部,身体倾向通道,两手护住头部。3、背朝行车方向的人,要两手护住后脑部,并抬膝护腹,紧缩身体,做好防御姿势。地震征兆识别与地震逃生指引

第三部分 室外避震

1、远离广告牌、烟囱、水塔、大树等,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物。2、躲开变压器、高压线、电线杆、路灯等高处的危险物。3、远离老房子、危房、围墙、堆得很高的建筑材料等容易倒塌的危险物。4、选择开阔的地方,蹲下或趴下,不要乱跑。震后不要轻易返回室内,余震还有可能发生。

第四部分 震后自救

1、如果被埋压,一定要坚信会有人前来救援。如果两个或多个人一起被埋压,一定要相互鼓励。2、在能行动的前提下,应逐步清除压物,尽量挣脱出来。要尽力保证一定的呼吸空间,如有可能,用毛巾捂住口鼻,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。3、不要盲目呼救,尽量节省力气,注意外面动静,伺机呼救。4、尽量寻找水和食物,创造生存条件,耐心等候救援。5、一旦被困,要设法与外界联系,除用手机联系外,可敲击管道和暖气片的方法呼救。

第五部分 地震后注意事项

1、检查伤情,流血的外伤:立即直接压迫伤处止血;重伤人员,不要移动,用毛毯包裹伤员,以保持体温。2、检查隐患,尽可能熄灭火苗。3、不要凑热闹,避免妨碍救援行动。4、谨防余震,余震虽然一般较主震弱,但也足以造成进一步损害。5、地震时你和家人可能会失散,所以请记下重要信息,以便失散后相互联系。6、在大地震后的24小时内,非紧急情况,请不要打电话。如果打通了电话,和家人通报平安后尽量缩短时间,以缓解当地通讯压力。地震征兆识别与地震逃生指引

第六部分 地震后科学救人

地震发生后如何救助被埋压的人,首先要细心辨认人们遇震前的位置、方向,以及震后人们爬动的痕迹及血迹,从而找到已经受伤或筋疲力尽的被困者。其次,应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,以最快的轻巧动作,暴露头部,并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,再使胸腹部露出。第三,在抢救受伤者时,不要强拉硬拖,应尽量暴露其全身,方可扒出。另外,在黑暗中呆时间长的人,救出后,应将受伤者双眼蒙住,避免强光的刺激,对于长期处于饥饿的人,不能一下子喂给过多食物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三易供稿,本文不代表风险库立场。未经允许,严禁转载。

(4)
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
上一篇 07/03/2019 21:58
下一篇 03/17/2020 19:36

相关推荐

  • 洪水防范、自救与卫生措施

    在洪水暴发时,准备好通讯工具,以便及时联系家人或救护人员;撤离是携带水和一定的事物,以免发生紧急情况时,因缺乏饮用水和食物而出现危险。

    02/02/2021
  • 灾异示警,逢凶化吉

    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,生生不息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。在某种程度上讲,《易经》是趋吉避凶思想的发源地

    03/15/2019
  • 龙卷风图解及其风险防御

   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、小范围的空气涡旋,发生时间短、空间尺度小、移动速度快,生成和发展具有很大的随机性,一般多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,春末和夏季是多发季节。

    07/03/2019
  • 泥石流警示及逃生指引

    在山谷、河谷徒步行走,如果遇上泥石流,要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两侧高处逃离,越快越好,直至完全避开泥石流区域。特别地,不要停留在低洼的地方,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,以免因泥石流压塌山坡和冲到树木而受到伤害。

    03/17/2020
  • 认识“离岸流”,防范海洋“杀手”

    我国秋季是离岸流(裂流)的高发期,它最常出现在近岸海底不连续沙坝之间的凹槽或缺口上方水面,或向海突出的岸线或结构物(如海堤)、礁石两侧。

    05/11/2021
  • 海啸预警与逃生指引

    海啸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,其特点是波长极长,速度极快,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,可以造成极大的破坏。

    11/06/2022